我们准备选择了第二段材料
从对土地热爱、民族精神传承的角度
做一篇洛阳旅游的答卷
来看看到底难不难
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。
我听见过黄河涛声在龙门石窟间激荡;看见过十三朝烟云于洛邑古城上盘旋;见证了青铜器铭刻“中国”二字的土地,正以老君山的云海为谱,以牡丹的焦骨为符,奏响一曲民族复兴的壮歌。
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要振翅掠过“五都荟洛”的遗址群,见证洛阳像一串璀璨的珍珠,串起五千年文明的项链。
二里头遗址的夯土台基上,站立着最早的“中国”;
汉魏洛阳城的宫墙残垣间,流淌着“建中立极”的智慧;
隋唐洛阳城的“七天建筑”里,藏着“星罗棋布”的浪漫。
这里的每一块城砖,都刻着文明的密码;每一粒黄土,都浸着历史的芬芳。
当我掠过龙门传神的造像,望向鲜卑与汉文化交融的纹路,我怎能不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热泪盈眶?
当我翱翔在天街的青石板上,听见千年前的驼铃与今日的笑语共鸣,我怎能不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性豪情满怀?
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要俯身划过应天门的光幕投影前,见证洛阳做出“颠覆性创意”的新实践,像一支神奇的画笔,在古老的宣纸上绘出新画卷。
九洲池的水幕投影里,女皇的凤辇踏月而来;
洛邑古城的街巷深处,天女的裙裾掠过光影;
老君山的乐舞秀中,道家哲学与数字技术共舞。
从汉魏文章、曲水流觞到沉浸式演艺,这里的古老的文明基因在创新的土壤里开出了绚烂的花;
当“洛阳纸贵”变成“洛阳礼物”,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拆开“考古盲盒”;当“洛阳制造”的氢燃料拖拉机驶向田野。
我看见: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骄傲,而是与时俱进的从容;文化强国不是空泛的口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。
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更要昂首飞越隋唐洛阳城的屋脊,见证洛阳“向未来走去”的坚定步伐,像一列飞驰的高铁,从历史深处驶向星辰大海。
这边,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工程让朱阁重辉;
那边,龙门实验室里新材料研究如火如荼;
远方,“一带一路”的驼铃与现代物流的汽笛交响。
当晨光再次照亮老君山的云海,用金殿为游客献上仙侠梦境;当小浪底的水库再次碧波万顷,映照出新时代“高峡出平湖”的豪情。
我知道:文明的长河从不会停止奔涌,而洛阳,这座“古今辉映”的城市,正以“日新又新”的姿态,向世界证明: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,必有其深厚的底蕴;一个拥抱创新的国家,必有其光明的未来!
艾青说: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而洛阳,正是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注脚。
她告诉我们:
文化自信,是对五千年文明的深深认同;
文化强国,是对每个当下的全力奔赴;
圆梦未来,是对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庄严承诺。
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要从洛阳来,到洛阳去——要见证龙门山阙的千年等待,也要望向洛河托起的新月。我要去看文明之源,去品创新之美,去悟中国之魂!